新動力 新出路 新機遇

第十七集:東莞製造業升級轉型成為焦點

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
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
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南首席代表吳文慧
東莞政府加強為製造業升級轉型提供資助

有「世界工廠」之稱的東莞市近年開始推進向先進製造業升級轉型,又提出建設不同的科技產業園區,吸引初創企業聚集,支撐製造業發展。今集「新動力 新出路 新機遇」會介紹港資企業想在東莞轉型中分一杯羹,應該如何入手。

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,逐步成為製造業大國,能夠將「中國製造」的貨品,出口至幾乎世界每一個國家,被稱為「世界工廠」、以製造業為經濟核心的東莞市功不可沒。東莞市政府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,當地有超過一萬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,數量是廣東省各市之中最多。

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,30年前在東莞設立鋁製品廠,他慨嘆,早年享受到的營運成本低以及多項稅務優惠等的優勢,現時已漸漸削弱,加上鄰近國家加入競爭,不少港資工廠都開始考慮,甚至已經逐步撤出東莞。「營運費越來越重,包括稅項越來越多,工人工資30年前大約6元人民幣一日,現時最少要150元一日,員工供應亦短缺,生產衣服及玩具等的港資傳統製造業,都不會再在東莞生產,因為對手--國內民企及新興東南亞企業--很強,港資工廠已失去競爭力。」

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之下,東莞繼續擔當工業生產基地,但會向先進製造業發展。從產業結構看,東莞去年的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比例繼續上升,已分別達到52.3%和38.9%,當地工廠為配合發展趨勢,紛紛計劃升級轉型,不過劉達邦說,對經營傳統工業的中小企來說,想轉型都不容易。「要轉做創新科技之類,在我們一般企業來說,難度非常之高,因為開發新產品需要資金,中小企不會有足夠資源。現時東莞的強項是做網絡、遊戲及通信設備,本身造鞋、手錶或衣服的工廠,可以如何配合呢?兩者其實有個隔膜。」

理解到港資企業的轉型困難,本港生產力促進局2009年起,與東莞市政府合作推出「在莞港資企業升級轉型輔導計劃」,主要幫助做外貿生意的企業,向智能製造方向轉型,資助額最高有60萬元人民幣。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說,局方至今已協助港資企業,為超過500個項目在東莞、珠海及中山成功申請升級轉型輔助計劃,基本上沒有申請失敗的個案,大部分項目都位於東莞。

「東莞一間印刷企業,數年前生意不錯,主要接大單,但近幾年的訂單規模越來越小,款式越來越多,生產線變得不夠靈活,每一次改動都花好多時間,生產效率及競爭力降低。我們看到這個情況,就鼓勵公司申請升級轉型計劃,協助公司改善生產流程,包括利用傳感器技術以及改變整個佈局,令生產周期縮短一半,令公司可以用更少時間製作更多產品。」

黎少斌提醒,要申請專項基金的東莞港資企業,前一個財政年度納稅額最少要達50萬元,申請金額較少的輔助計劃就無納稅額要求。他又說,除了要看清申請條件外,企業提交申請時最少要對如何轉型有初步想法。「遞交申請時要有相當全面的計劃,例如究竟要如何升級轉型、有甚麼要升級轉型,對於一些只有較初步想法的企業,生產力局可以協助將計劃做得更細緻和詳細,才遞交申請書;對公司來說,更重要是考慮人員及技術問題,是否可以在設備升級後,跟得上維護等技術問題。」

東莞不單只為傳統工業提供向高增值領域發展的機會,對於初創企業來說,東莞亦可說是有完善產業鏈的孵化地。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南首席代表吳文慧說,東莞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中心,其中市政府推動的「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」,為初創企業提供發展平台。「松山湖已發展頗長時間,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,亦有與不同企業合作,讓企業有機會發展,成為獨角獸。」

為了吸引更多高端製造業總部及現代服務業聚集東莞,支撐先進製造業發展,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到,會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,開發東莞濱海灣地區,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。吳文慧相信,更多產業園區投入服務,有助本港科研機構發展。「將香港的科技人才,與東莞周密的製造體系結合,特別是東莞政府現時在智能科技發展有大量扶持,可看到很多核心的科學中心都建設在東莞,相信當地配套對科研發展有好大幫助。」

東莞市政府已開始建設濱海灣新區的前期研究,建議要以創新創業大賽等方式,引進優質港資項目,亦提出在港澳常設聯絡機構,加快港澳項目落戶東莞的速度。

更多專題